欢迎来到西语学院!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政治含义——刘小枫开讲我院50周年大庆科研系列讲座第五讲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7-03 阅览:
本网讯 7月1日,“校庆50周年献礼”之科研系列讲座第五讲在北校四教424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小枫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政治含义”为题开讲。德语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我院教职工出席了本次讲座。 下午2点30分,讲座准时开始。讲座伊始,刘小枫教授展示了一段来自西方教科书中的有关文艺复兴的介绍,提出了对教科书中所谓的“西欧接受了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理念,并迫不及待吸收了它们......现代文明就此......

   本网讯 71日,“校庆50周年献礼”之科研系列讲座第讲在北校四教424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小枫以“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政治含义”为题开讲。德语系本科生,研究生及我院教职工出席了本次讲座。        

   下午2点30分,讲座准时开始。讲座伊始,刘小枫教授展示了一段来自西方教科书中的有关文艺复兴的介绍,提出了对教科书中所谓的“西欧接受了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和理念,并迫不及待吸收了它们......现代文明就此奠定”这一论断的质疑。

主讲人刘小枫教授    

刘教授提及,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并非所有的欧洲知识人都推崇古希腊罗马文化。接着,刘小枫教授分别通过西方四位人物,即布拉乔利尼,马基雅维利,路易勒华和培根,发掘出他们反对古希腊和罗马传统艺术和理念的态度。

他们之所以决心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决裂,其原因是,现代的战争规模,战术复杂程度,生物科学技术,工具进步等等方面都要优于古希腊罗马,现代人的经验要丰富于古人,亦即,今胜于古。表现在政治上,则反映了当时西方欧洲国家试图摆脱罗马教廷束缚的政治诉求。刘教授得出结论:新欧洲诞生时欧洲知识人力图摆脱欧洲文明传统的决心—人文主义在延续欧洲古老文明传统的同时,也在与之决裂,以便打造日耳曼的新欧洲。

学生进行提问

    

讲座结束之后,还进行了提问环节。刘教授用机智幽默的语言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整个讲座气氛热烈。

        

上一条:关于西方的神话——刘小枫教授开讲我院50大庆科研系列讲座第六讲

下一条:中国人民大学刘晓枫教授为我院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做讲座

扫一扫,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