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语学院!
刘小枫:我的西方神话研究——西语学院50周年校庆科研系列讲座第4讲
作者: 发表时间:2015-07-06 阅览:
本网讯7月2日下午2点30分,四教424教室,老师在上,学生在下,投影仪的光束射在屏幕上,将台上台下连接成一个课堂。教室的情景一如往常,然而这次不同的是,听课的不是学生而是西语学院的教师;讲课的不是本校的老师,而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刘小枫教授。这是西语学院为迎接校庆50周年举办的科研系列讲座第4讲的现场。与以往科研讲座不同的是,刘小枫教授不是一般地讲“如何做科研”的问题,而是一个......

   本网讯 7 2 下午230分,四教424教室,老师在上,学生在下,投影仪的光束射在屏幕上,将台上台下连接成一个课堂。教室的情景一如往常,然而这次不同的是,听课的不是学生而是西语学院的教师;讲课的不是本校的老师,而是从北京远道而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刘小枫教授。这是西语学院为迎接校庆50周年举办的科研系列讲座第4讲的现场。

与以往科研讲座不同的是,     刘小枫   教授不是一般地讲“如何做科研”的问题,而是一个论文的宣讲,讲的是“我的西方神话研究”。   刘   教授很重视这次讲座,不仅制作了电子演示文稿,还给学员印发了讲稿复印件。他没有开场白,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近30年来,在西方,神话研究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他从词源学入手,通过考察希腊语的来源,认为神话一词的原义就是“讲故事”的意思。从现代学科术语来说,古希腊神话是一个神话系统,包括宗教、文学、哲学、历史和自然科学(天象学、植物学)等,它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信仰,具有其宗教和政制的基础。

主讲人刘小枫教授

   

西方神话一开始就受到哲学了挑战。哲人说,神话是诗人编造的,诗人是“说谎者”。亚里士多德的学生帕莱普法托斯指出:“神话之为神话,关键在于对真实发生的事情做出了有悖自然法则的解释”。但是这种用哲学眼光看待神话的方法却一直影响到了现代。到二十世纪,西方出现了一种叫做“解构神话”的研究思潮。西方学界出现了大量对神话的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研究,结构主义神话学就是这类研究中最高、最成体系的成就。通过解构神话,人类学家要得到的是历史-社会知识。

在讲完早期的希腊神话之后,     刘   教授又开始讲西方文明的大神话。他回顾了西方文明大神话的历史嬗变:从荷马神话,到苏格拉底神话——“柏拉图主义”,经过基督教神话,再到科学神话,最后到以尼采为代表的新神话。他提出一个命题:神话是大众的信仰。神话所关注的是人的灵魂的安顿问题。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作诗就是制作故事,也就是编神话,而这些都是针对大众的教诲。在西方,编造神话的传统绵延千年不绝,每一个时代,都是最有知识的哲学家在编造神话。     刘   教授还举出了近现代西方研究神话问题的经典之作:维柯《新科学》、谢林《神话哲学》、韦尔南《古希腊神话研究》和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研究》。

中国人编造神话的能力天生就不如西方人。90年代以来,我国学界也曾出现过神话研究热,但中国神话与西方神话在文明政制中的作用和地位明显非常不同,我们的神话研究并没有懂得西方神话研究的意义,以及人类学神话研究的含义。

西语学院老师参与本次讲座

   

论文宣讲结束之后,     刘小枫   教授还与西语学院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臧宇     老师就中西神话的比较方面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神话《山海经》描述的是“他者”,而希腊神话则带有自传体的性质?     张弛     教授的问题更加深入,他回顾了西方神话史,从神话、哲学、宗教到科学,他提出一个观点与     刘小枫   教授商榷:人们需要对生活有一个解释,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理由。神话与理性关系紧密:总是理性很高的人在编写神话,培根、尼采皆其证,神话的存在即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也有抑恶扬善的理由在里面。          刘     教授对这些问题给予了解答,并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观察思考。

  

上一条:意大利语系专题讲座

下一条:关于西方的神话——刘小枫教授开讲我院50大庆科研系列讲座第六讲

扫一扫,分享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