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将西语良好的人文环境传承下去”——访西语学院党委书记方华

2013-05-13  点击:[]


他开设的通选课期期爆满,许多同学即使没有选上也去旁听。他曾参与组建广外大国际商学院,曾任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和公开学院院长,也曾是校资产管理处第一任处长。而今,他华丽转身,新任西语学院党委书记。纵然新官上任事务繁忙,但方华书记还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办公室接受了新闻部记者的专访。

记者刚走进办公室,方书记就微笑着说,“天这么冷还来采访,真是辛苦了”。一句十分简单的问候却让记者倍感温暖,而采访就在这样温暖亲切的氛围下开始了。

西语印象:“人文环境优良”

谈到对西语学院的印象,方书记赞不绝口,“我在广外工作20年了,而西语则是说起广外便必需提起的元老级学院,是广外首批成立的学院之一,历史十分悠久”。他还重点提到西语学院在学科建设上的卓著成效,拥有法、俄两个博士点和法、德、俄、西四个硕士点,是广外少有的博、硕、本科齐备的高水平教学研究性学院。不过,最令他印象深刻的则是西语良好的人文环境。方书记不止一次提到,这良好的人文环境要归功于西语的一些前辈,从梁宗岱教授到老校长黄建华,还有前书记徐真华,副书记许国彬这些对广外发展有着深刻影响的前辈都出自西语,正是西语的优良传统感染了他们,也正是因为这些前辈们致学的精神代代相传,从而造就了西语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由于曾担任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并开设多门通选课,方书记一直以来都与西语学院的师生有着广泛的接触。在他看来,西语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作风严谨、工作扎实,不仅如此,他还非常欣赏西语的一些研究学者们,“他们都有广阔的视野,研究方向不仅仅限制在本学科,让研究走出了象牙塔与其他领域相融合。像郑立华院长就致力于研究跨国公司管理,跨文化交际和企业文化,将西语与中国社科文化相结合”。对于西语的学生,方书记也流露出喜爱之情,“西语的学生都很善于学习,也很有礼貌。很多选了我通选课的西语学生看到我时都会亲切有礼地问好,这种礼貌在大学是很难得的。我觉得西语学生的知书达理与西语良好的教风学风以及西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面对新岗位:“将西语良好的人文环境传承下去”

方书记曾任多个学院院长,也曾担任资产管理处第一任处长,而如今又回到了学院担任党委书记。谈到从学校机关工作人员到学院党委书记的转型,他坦言,从院长到处长再到党委书记的工作的确存在一些挑战,毕竟管理内容和定位还是有些许不同。不过虽然有着些许区别但并不太大,实质还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处理好职务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管理并协调学院内的各项工作。“现在作为党委书记,当然就要处理好学院的党务工作,着力西语党政建设。面对新单位,新岗位,我主要是怀抱一种学习的心态,积极向西语的作风态度学习,将西语良好的人文环境传承下去。”


亲授“管理沟通与技巧”:“将心比心最重要”

方书记是管理学的专家,一直致力于管理学方面的研究,被问到对西语学院各项管理工作的看法时,他则表现得很谦虚,“我刚接手西语工作还没两个星期,算是初来乍到,很多管理工作还需要慢慢熟悉。其实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传承西语的人文环境和优质管理,前辈们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则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革新”。他还表示,作为学院党委书记,主要职责就是协助院长的管理,做好党建工作和行政班子的思想工作,保证学校党委的指示和学院各项决定的贯彻执行,掌握全院职工师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也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沟通与技巧”自开设以来就是广外“最难选上”的通选课,既然方书记这门通选课如此受欢迎,记者当然也要把握这次机会向书记讨教沟通方面的技巧,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技巧。谈到沟通,方书记打开了话匣子,“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往往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真诚的态度”。他强调,“真诚沟通”需要注意四个方面,首先要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尤其是在校园中,同学们都还不够成熟,遇到问题易冲动。其实校园中的很多麻烦经过换位思考后都能较容易地化解。善解人意,是了解社会运作和规则的关键,如果我们能牢记这一点,毕业后就能更快地适应社会”。其次,要学会倾听。“在一个相对传统的社会,倾听是很重要的。在大学,倾听则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不仅让教师的教学管理如鱼得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要做好沟通的前期准备工作。“西语学院的学生择业范围非常之广,新闻、外贸、行政等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可能涉及,那么沟通的前期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记者在采访之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初步了解一样,在前期针对工作内容有所了解,方能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最后,要注重沟通的主动性。“生活中许多误解和矛盾都源于沟通的不足。当出现难以预料的问题时,应积极主动沟通,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有时候,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妙谈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找准定位”是关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借白岩松的一句话,书记道出了自己的看法: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的确,无论是“50后”、“60后”还是“70后”,他们青年时代都会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大大小小各种压力。“面对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可不必危言耸听,不要无形夸大当代大学生成功成才的压力,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摆正心态,积极看待就好了”。

“中国人的毛病,就是把自己搞的很沉重”,书记笑着说道,一语道破大学生压力大的关键所在。“许多人的梦想动不动就是成为各种“家”,科学家、音乐家、企业家……但所有这些职业事实上永远只适合于少数人。可家长却总是不断加压,学校也在不断加压,以至于未来进入社会,反而陷入了痛苦的境地”。方书记认为,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西语学子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书记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并不用执着于‘专业对口’。其实,外语出身的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很大优势——语言文化交流基础好,因此,商界许多成功人士如马云,都是外语专业毕业的。好的语言基础,加上针对专业的强化教育,便可造就最优质的人才”。的确,人文学科本身就是融会贯通的,而现在大学都强调通识教育,同学们可以通过通选课的学习,慢慢摸索,从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专业应是工具和武器,而不应成为限制禁锢未来发展的牢笼。他再次强调西语优良的人文环境,“西语的人文环境对学生们是一种浸泡式教育,也许在校园中并未凸显,但走入社会后必将对西语学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采访的最后,方书记还不忘借新闻网为全体西语师生送上新年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美满。也祝同学们学业有成,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共同努力,将西语学院建设得更好”。



上一条:珍惜实践机会,积累更多经验,开阔视野——访葡萄牙语系杨菁老师 下一条:【西语院运会专题报道之特别花絮---团学工作剪影】西语第十届院运会人物专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