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学术活动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活动 >> 正文

我院余杨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获评“优秀”等级

发布日期:2025-04-21    作者:信息来源:广外大新闻网     来源:     点击:

本网讯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情况》,我余杨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君特·格拉斯诗学研究(一般项目,批准号:19BWW058)结项获评“优秀”等级。

 

项目负责人简介:

余杨,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第 6 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对象。1991-1998年就读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分获学、硕士学位,之后获德国阿登纳基金会奖学金,于2005年在德国蒂宾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语现当代文学。在《外国文学评论》、《读书》、《国外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德国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Zeitschrift für Germanistik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第11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二等奖。出版译著(第一译者)、著作两部。主持完成国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广东省教育厅属科研项目三项,现主持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译汉与研究》中子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第4卷和第15卷的翻译与研究。

项目简介:

课题将怪诞现实主义视为德语诺奖作家君特·格拉斯诗学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其作品中怪诞主题与风格的系统梳理与阐释,揭示其如何通过这一独特的美学手法来处理战争、暴力、身体性等复杂而敏感的题材,从而实现对传统写作范式的突破。课题对其作品的分析贯穿了其整个创作时期,涵纳了几乎所有体裁,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发展与创作轨迹、作品的主题嬗变以及文本内在与外在之间的深层关联。以其对怪诞美学的运用为红线,不仅凸显出他关于文学内涵、体裁、特性、功能与影响的思考,更深入剖析了其背后的文化、历史、哲学等复杂因素,从而揭示出作家创作的社会意义与人文价值。成果不仅为格拉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也为理解战后德语文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20)36207117

学生工作电话:(020)36207116

地       址: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第四教学楼 510420

  • 官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