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2-07-28    作者:     来源:     点击:

本网讯 2022年7月25日“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在线上举办。本次沙龙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和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承办,《世界科幻动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德语奇幻和科幻文学师生共研项目团队协办,是中国科幻研究中心2022年度“科幻沙龙研习季”的“收官之战”。沙龙就机器人和科幻等前沿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是在暑假期间举办,但仍吸引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近两百师生参与交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茅银辉教授为此次沙龙致开幕辞,她对沙龙组织方和与会学者表示感谢,介绍了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基本情况,在肯定西语学院年轻教师在科技人文等前沿领域中所取得学术成果的同时,也期待校内外专家能够加强交流合作。

231DD


本次沙龙与会嘉宾合影


此次“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由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系程林副教授策划与主持,发言专家聚焦中国、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机器人文化现象,涉及科幻、哲学、社会学、历史和技术等跨学科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永谋教授在其报告《机器人想象与美国技术文化中指出美国机器人想象分别以上帝与恶魔、主宰与仆役、保卫者与反叛者三个主题展开,以机器的人化和人的机器化两个维度延伸,而美国主流科技观也随之发生过两次重要转变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吴湜珏珊老师以《欧洲人形自动机发展中的法国性》为题,梳理了从自动机(automaton)到人形机器人(android)的发展脉络,并通过宗教伦理、宫廷文化、机械热潮、启蒙情感和哲学话语方面阐释了人形自动机在法国的独特面向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王瑜副教授在报告《日本科幻动漫中的机器人形象——以〈铁臂阿童木〉为入口》中指出,日本战后独特的科技和政治历史语境共同孕育了阿童木这一形象同时阿童木形象背后的人机关系也反映了战后日本对机器本体论的疑虑程林副教授在报告《德、日机器人文化探析及中国“第三种机器人文化”的构建》中提出应重视机器人文化背后的人文文化传统研究,从跨文化视角来探讨机器人伦理与想象。他认为,有别于欧美或日本机器人文化,中国有望或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第三种机器人文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波兰语系林歆老师以《从“Robot”鼻祖到人机关系:谈恰佩克<R.U.R.>》为题,回顾了捷克科幻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机器人(Robot)鼻祖与人类的矛盾肇始与升级探讨了恰佩克所构想的人机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无限递归性。


此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小平教授、中山大学江晖副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精彩点评。陈小平教授指出,机器人文化在各个国家的大众和技术研究人员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而机器人的定义主要有(对人类的)功能模仿和原理模拟两种类型。原理模拟的科学可能性和伦理可接受性将受到更大关注,但预期未来发展的主要途径仍然是功能模仿,这可能导致机器人(和AI)成为人与物之外的“第三种存在物”,从而给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江晖副教授结合每位发言嘉宾的主要观点,指出对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建构模式进行学术探讨的必要性、以及纵向的历史视角与横向的跨文化视角结合的重要性。

本次沙龙海报


“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沙龙最终在学者们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与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方面深入探讨了世界科幻与机器人文化这一前沿议题,并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注入活力与带来启发。听众也踊跃参与讨论,并表达了今后继续参加相关讨论的愿望。


联系方式

办公室电话:(020)36207117

学生工作电话:(020)36207116

地       址: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第四教学楼 510420

  • 官网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