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于5月15日在广外白云山校区国际会议厅举办了“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旨在促进院内非通用语种课程和教材的建设和发展。外指委法语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傅荣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法语部孟贤颖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杨晓敏教授及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非通用语种的全体专业教师出席会议。
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课程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会场
会议伊始,非通用语种各专业教师逐一向在座专家反映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例如缺乏系统的专业教材、现有教材内容陈旧以及教材缺乏课程思政元素等问题。
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师代表提问
对于上述问题,孟贤颖指出,目前非通用语种的教材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集中于入门课程,部分原因教材编写和出版要考虑的两个因素:一是各院校的课程设置,二是市场需求,即学习者的人数规模。孟老师认为随着国家对于非通用语种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重视,非通用语种教材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此,她详细介绍了教材选题、立项和编写流程,鼓励各专业教师积极申报教材项目,为各专业的教材建设添砖加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法语部主任孟贤颖
随后,傅荣教授针对教材编写提出进一步建议。他认为,教材编写首先需要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教材样章的制作和正规书面语的使用,编写过程中还可以参考国外原版教材,进行融合创新。此外,他特别指出建设教材编写团队的重要性,应联合全国各院校同专业教师,优化队伍结构,尝试编写系列教材。
外指委法语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傅荣教授
杨晓敏院长也对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提出建设性意见。她指出,要发挥每位教师的特长,展现教材特色;同时,还需要关注教材的后续发展,以确保被师生接受并使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杨晓敏教授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中,孟贤颖表示出对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关心。希腊语专业系主任尚冰和波兰语专业系主任林歆指出,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国内高校、事业单位或外企就业。对此,孟主任提出教材编写可以考虑职业化导向,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探索出广外非通用语种的学科特色。此外,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陈星副教授表示,教材应该走向数字化,考虑时代特点,更新传统模式。孟主任对此表示认可,她提到外研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在日语、法语、俄语等语种已率先推进教材数字化进程,并推出了相应的数字化产品,期待能早日与非通语种的各位教师合作。
非通用语种专业教师与专家老师合影留念
此次研讨会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非通用语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各专业教师能与专家们近距离交流,可谓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与外研社等机构合作,积极推进非通用语种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外语教育,为我国的外语教育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