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7-19日,第二届全国中德文学文化关系学术会议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功举办。本次学术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德文学关系研究”创新团队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的德语专业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者围绕近年来中德间的文学、语言学、文化关系等方面的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刻的探讨。
大会合影
开幕式致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与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学科带头人刘齐生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何传添副校长指出,在2019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德文学文化关系会议中,来自不同高校的德语同仁齐聚一堂,对于当时日渐变化的中德关系进行了深入且富有意义的学术探讨,会议成果斐然。伴随疫情的结束,后疫情时代德语学术界的思想交流与方向探索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变化,因此本次会议正逢其时。作为后疫情时代与疫情时代联结的桥梁,举办本次会议可对过去几年德语学术界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促进德语学术界的进一步发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致辞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学科带头人刘齐生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近年来德语专业的发展情况向与会嘉宾进行了介绍,并以当下中德关系的变化为切入点,指出德语学界加强文学、语言学和文化交流是重要且必要的。通过学术议题的抛出及讨论,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可提升学界的相互认识与了解,为开展深层研究提供助力。
刘齐生教授致辞
大会主旨报告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江教授作以《德国对华政策之“熵”》为题的主旨报告。她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着手,结合德国“交通灯”联合政府新近出台的《德国政府中国战略》解析德国对华政策“熵增”加剧的原因,并借助案例探讨对抗“熵增”的路径。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江教授
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李昌珂教授在题为《传播更远,见证力量》的主旨报告中,从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中国童话在德国的广泛传播角度切入,探寻中国童话这一作为中国故事的典型代表至今源远流长的内在深层力量,为新时代中国学术界如何选择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建言献策。
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李昌珂教授
同济大学德语系的赵劲教授作题为《论洪堡对古汉语语法的研究》的主旨报告,详细评述并探讨了洪堡对古汉语语法形式的研究,揭示了他从否认汉语具有语法到承认汉语拥有隐性语法的变化过程,指出洪堡对古汉语的研究也证明了汉语在现代普通语言学研究中所具有的巨大的类型学意义。
同济大学德语系赵劲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兼系常务副主任的谢建文教授在题为《西方及其幻像的揭示---英戈·舒尔策在历史断裂处的沉思》的主旨报告中,则详细讨论并回答了如下问题:1.西方何以与如何来到东方;2. 向西方的进发,如何在多个层面交叠展开;3.西方在西方怎样成为真正的问题;4.西方问题在身处历史断裂层的作家舒尔策这里,以怎样的意味现实性地和在虚构层面现实性地被揭示出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党委书记兼系常务副主任谢建文教授
分论坛
分论坛环节,24名报告专家分别对文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地学术交流。会场气氛轻松活跃,各位老师纷纷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心得进行分享。
文学第一论坛由由西安外国语大学侯素琴副教授与西南交通大学何俊副教授主持,各位专家对德语新诗、儿童文学、德语书写行为、中国文学在德接受、德文报刊与中西文化观念等文学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文学第二论坛由西安外国语大学冯小冰副教授与复旦大学刘炜副教授共同主持,报告专家对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无本译写行为、创伤记忆、战争与殖民记忆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语言学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葛囡囡副教授与北京理工大学汪亚利博士主持,报告专家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视角对德语词法、句法、语音、篇章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化学论坛由西北工业大学李倩瑗副教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顾苏博士共同主持,报告专家们对德意志中国研究的范式转型、卫礼贤老子翻译、德语人文书籍译介等文化学话题与欧洲能源政策、中德数字合作、资政报告写作范式等国别区域研究话题深入交换了观点。
分论坛讨论
分论坛讨论
分论坛讨论
分论坛讨论
闭幕式
闭幕式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主任吴晓钢副教授主持,西南交通大学何俊副教授、复旦大学刘炜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汪亚利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李倩瑗副教授分别代表四个分论坛进行总结汇报。随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卢铭君教授致闭幕辞,她向所有与会专家再次表达了衷心感谢,并对本次会议所取得的丰硕学术成果表示欣喜。本次会议是在中德文化对话和文明互鉴、增进中德人文交流的新时代语境下举办的,对于推动德语学术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卢铭君教授致闭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