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适应新发展形势,服务学院战略布局,全面总结2024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工作成果与不足,德语系于1月7日举行了2024年工作总结会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全系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合作、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重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本科生培养方面,全体教师围绕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高年级学风建设、学生竞赛培育激励、基础语言课程优化等核心主题进行了热烈交流。会议首先详细介绍了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最新修订情况,重点分析了课程设置的调整和学时学分变化。教师们积极建言,探讨如何确保新版培养方案顺利实施,实现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平稳衔接。高年级学风建设成为讨论的另一焦点,教师们结合具体案例,剖析当前班级教学管理中的难点,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和提升学风水平。关于学生竞赛,教师们就如何从“发动、培育、实践、提升”四个关键环节着手,推动参赛能力和成绩的全面提升,展开了深入研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其参赛热情和竞争力。在基础课程研讨环节,《基础德语》课程的大一、大二授课教师围绕跨年级课程进度协调、教学内容衔接以及课堂教学创新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交流。经过充分讨论,课程组形成了更加系统化的教学协作思路,为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研究生培养方面,全体教师首先了解了正在进行的专业硕士点评估进展,并围绕口译行业导师队伍建设展开探讨。教师们集思广益,提出通过引入高水平行业专家、定期举办行业导师专题讲座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平。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中的另一项重要议题。伴随近年来德语系研究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教师们总结了以往经验,决定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招生宣传,尤其面向本系优质生源,通过系内宣讲活动和个性化指导,吸引本专业优秀本科生积极报考。此外,会议还简要讨论了学术型硕士出国交流的选拔预案制定等工作。
国际化建设方面,德语系在巩固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歌德学院及多所德国友好院校合作的基础上,今年成功拓展了与慕尼黑大学德语中心的合作,并与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慕尼黑高级翻译学院)就德语口译硕士1+1联合培养项目达成协议。此外,与柏林自由大学及其 International Winter and Summer University 的合作协议也已进入签约阶段,将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国际学习和交流机会。教师们还围绕德语+国际贸易双学士学位方向的国际项目合作进行了重点探讨,主要围绕合作关系构建、境外交换学习和本校课程的对接问题展开。
2024届学生就业方面,德语系已对24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了摸底,初步掌握了学生毕业去向的整体分布情况。基于此,计划在下学期为考研和申请海外升学的学生,在面试技巧、材料准备方面提供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力。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就业信息发布,建立更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学生从德语系渠道及时获取优质的招聘信息。
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与会教师在总结现有基地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新基地建设的质量和层次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探讨了逐步培育校级优秀实习基地,完善合作机制和实践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会实践机会,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此次专业发展研讨会为德语系接下来的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重点任务和改进方向。通过教师们的集思广益和深入讨论,系里将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学院发展为导向,持续优化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合作、就业指导和实习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助力德语系一流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