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4年10月18日下午14:30,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中文部主任、翻译硕士专业负责人孟令奇教授受邀在我校白云山校区第一教学楼南楼424室为我院德语系师生带来宗岱翻译讲坛学术讲座,题为“译者能力与德国翻译人才培养”。本次讲座由德语系MTI专硕点主管崔涛涛副教授主持,学院副院长卢铭君教授致欢迎辞,德语系主任吴晓钢副教授与70余名德语MTI专硕研究生、德语语言文学学硕研究生与高年级本科生共同聆听。
讲座围绕“‘译者能力’概念认识的发展”、“‘译者能力’框架模式举隅”、“德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案例与反思”、“翻译行业与翻译培养的未来”五个方面展开。
孟令奇教授开讲
讲座伊始,孟教授指出,学界对“译者能力”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最初的认知聚焦译者的语言能力;一战后,翻译呈现职业化趋势,翻译的知识、方法、规范受到关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语言教学的发展,人们的目光转向语用问题,包括交际、语境、功能;约2010年后,技术的发展对翻译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对译者能力的认知变化历程,孟教授进一步介绍了1986年后欧洲的翻译学研究者提出的关于“译者能力”的框架模式。他按照时间顺序具体讲解了十种模式,包括《备忘录》对2000年后的翻译教学提出的要求、Risku基于认知理论的翻译能力模型、Neubert翻译能力模型、Hasen的总体翻译能力模型、PACTE翻译能力模型、Göpferich在TransComp项目中提出的译者能力模型、欧洲翻译硕士(EMT)能力框架、ISO 17100对翻译任务要求的描述、PETRA-E文学翻译能力框架、tekom技术翻译能力框架。根据以上框架模式,孟教授将翻译能力要素总结为八种能力,即语言与文化能力、翻译与转换能力、相关领域专业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技术运用能力、认知与心理能力、服务与职业能力、项目管理与营销能力。
^
孟令奇教授讲解“译者能力”框架模式
随后,孟教授为大家展示了德国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首先,他从培养路径、翻译培养机构、国家翻译考试等方面系统地讲解了德国翻译人才的培养体系。之后,孟教授详细分析了德国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他以巴伐利亚州翻译职业学院、莱比锡大学、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美因茨大学、科隆科技应用大学为例,介绍了德国本科翻译学和硕士翻译学的课程安排。
最后,孟教授探讨了翻译行业与翻译培养的未来。数据显示,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对翻译领域的冲击和挑战,翻译从业者收入的总体趋势依旧乐观。一方面,传统翻译模式仍将存在;另一方面,翻译的形式将进一步多样化,人机结合翻译模式成为主流,译员间的合作逐步增多。
孟令奇教授讲座现场
在提问环节中,孟教授就译者母语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提升方法、译本选择、翻译的服务对象、译者的职业道德等问题,耐心解答师生疑惑,并呼吁大家重视译者能力培养,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和市场需求。
孟教授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和透彻的讲解,使听众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极大地丰富了他们对译者能力与翻译素质教育的理解。讲座激发了大家对翻译领域当前挑战与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为同学们完善自我提升方案和未来职业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