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16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西班牙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西班牙语专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数智引领、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的主题,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西班牙语专业建设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开幕式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报告厅,论坛隆重开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首先致欢迎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在“复语”培养、“小语种+”融合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强调广外致力于推动多语种协同发展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刘建达教授期待此次论坛为西班牙语教育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推动全国高校西语专业的交流与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院长常福良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向长期深耕西班牙语教育领域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表达了诚挚感谢。他指出,当前西班牙语专业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通过此次高端交流平台,促进高校之间的互学互鉴,携手共谋发展。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一佼女士宣读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的开幕致辞,并代表外教社向本次活动致以诚挚祝贺。她强调,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外语教育实现突破的关键在于紧扣“语言优势”与“人文素养”这两大要素,积极借助数智赋能外语教育,共同书写新时代外语学科发展的崭新篇章。

“智联世界,语通未来”——2025年“外教社杯”全国西班牙语之星演讲大赛启动仪式顺利举行。仪式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副主任许一飞主持。大赛旨在激励广大青年学子运用西班牙语讲述中国故事,有力提升其跨文化表达能力。
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诸多专家学者相继登台,发表了三场主旨报告,报告内容紧密围绕当下外语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涵盖“数智赋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新空间的深度拓展”以及“人工智能时代拉美区域国别方向教学的前沿探索”等热点议题。


首场主旨报告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刘建达教授主讲,题为《数智赋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刘教授紧密贴合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围绕“人工智能浪潮下外语教育的革新路径”展开深入分析。他强调,在教育智能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高校外语教育亟需实现育人理念的革新与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外语+专业”“复语+专业”等多元化路径,精心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刘教授提出,外语教师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与增强学生数字素养作为关键突破口,秉持“AI非取代,实助力”的科学理念,推动外语教学提质增效。报告引发了与会者对于教师角色转型与课程体系重构等核心问题的深度思索与热烈探讨。


第二场主旨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院长常福良教授主讲,题为《主动作为,开拓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新空间》。常教授站在宏观战略高度,对当前西班牙语专业的发展态势与未来走向进行了深度剖析。他指出,近年来虽然西语专业招生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但整体就业形势依旧向好,这充分彰显了西语人才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常教授着重强调,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西班牙语专业应坚定教育自信,积极主动寻求转型之路。通过构建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打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报告结尾,他巧妙借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鼓励各高校把握时代机遇,顺势而为,全力推进西语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第三场主旨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副院长李紫莹教授主讲,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拉美区域国别方向外语教学探析——兼论教材使用与教师素养》。李教授结合外教社出版的《拉美区域国别研究》系列教材,从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师能力三方面,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如何开展有效的区域国别外语教学。她指出,此类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多学科融合思维与“文思一体”的专业素养,更需引导学生建立跨文化理解与国际视野。李教授强调,教师需从单一语言传授者转型为综合性引导者,兼顾知识讲授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题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何嫣副教授作了一场题为“新时代西班牙语教学的中国元素融入——以《中国文化阅读教程》为例”的报告。她介绍了教材的编写背景、结构设计与教学实践,强调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真实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内在潜能。该教材融合“理解世界,讲述中国”的理念,模块设计清晰,内容从多个维度展现中国文化,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跨文化传播能力。
专题论坛
下午的分论坛设置了三个专题方向,分别聚焦“数智时代西班牙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工智能赋能西班牙语专业教师发展”以及“西班牙语教育的文化呈现与国际传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代表踊跃发言,分享了各自院校在教学改革、课程体系建设、AI融合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现场讨论热烈,成果丰硕。


在第一分论坛“数智时代西班牙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与会教师围绕课程体系改革路径展开探讨。他们强调,应通过校内协同、校际联动以及校企合作推进融合式育人模式,探索“复语+专业”与“语言+学科”的多维课程设置。在结语环节,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数智时代背景下外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甚至是一场意义深远的“教育革命”。为此,呼吁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积极应对时代赋予的新挑战。


第二分论坛“人工智能赋能西班牙语专业教师发展”聚焦AI技术与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来自多所高校的教师代表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备课、课堂互动以及教学资源建设中应用的精彩案例,并建立了教学资源共享群组,为教师搭建起一个即时交流的资源共享平台。论坛进程中,与会者达成共识,后续将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教学成果和实践案例,进一步推动教师能力建设与经验传播。


在“西班牙语教育的文化呈现与国际传播”分论坛中,教师们围绕文化内容的教学实践和教材建设进行了充分交流。论坛分为经验分享与问题讨论两个环节,在分享环节展示了各校在传播中国文化、编写特色教材方面的积极探索;在讨论环节,大家坦诚面对当前教学实践中面临的挑战,共同探寻改进与突破的路径。
闭幕式


闭幕式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语学院副院长陈星教授和外教社多语种事业部李志力编辑的主持下拉开帷幕。各分论坛主持人对本场研讨进行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在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促进校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随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多语种事业部编辑张瑞文发表题为“外教社西班牙语教学资源与服务”的演讲,介绍了近年来外教社在西班牙语高等教育领域的教材建设成果,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持与专业资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吴凡教授以“聚焦融合创新 赋能西语人才成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教学与科研特色”为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她系统介绍了广外西班牙语专业的发展历程与特色举措。广外凭借地域优势,积极推动学科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语教育模式。专业建设秉持“厚基础、强能力、重责任”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语言功底扎实、跨文化能力突出且具备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吴凡教授还分享了西语系在科研成果产出、跨学科融合实践以及混合式教学模式革新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彰显了广外在推进西语教育现代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上海外国语大学陆经生教授致闭幕辞,他强调,当下部分高校外语专业面临调整甚至暂停招生的局面,在此情形下,我们更应坚定学科自信。他明确指出,外语教育绝非“陷入困境中的专业”,尤其是西班牙语,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陆经生教授对本次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论坛在信息互通、经验共享以及成果呈现等方面成果斐然。他指出,应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总结成绩、反思问题、凝聚共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协同发展。
最后,陆教授向主办单位和承办方的精心组织表示诚挚感谢,并殷切期望中国西班牙语专业在未来高等教育体系中能够发挥更为关键、更具影响力的作用。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全国西班牙语专业协同发展搭建了高端平台,也为构建中国特色外语学科体系、推动多语种专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是一场思想盛宴,汇聚前沿理念;亦是行动号角,催人奋进。未来,在数智与文化双轮驱动下,中国西班牙语教育将迈向新高度。

会议照片





